一、政策依据
为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小麦)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,加强小麦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,提高绿色食品小麦基地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水平,促进小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,根据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》(中绿基〔2020〕149号)要求,结合我县实际,特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二、指导思想
强调以小麦产业标准化建设为核心,遵循“政府推进、产业化经营”原则,依靠科技创新,统筹协调、分步推进,实现农业发展、企业增效、农民增收以及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改善。
三、起草过程
起草修订过程中,充分参考、借鉴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》(中绿基〔2020〕149号)要求,结合我县实际,制定《利辛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小麦)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》。2024年3月8日,在巢湖举办的全省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工作会议上,利辛县被确定为安徽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小麦)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县。2024年4月7日,县委农办(县农业农村局)通过公文系统下发《关于印发〈利辛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小麦)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〉的通知》(征求意见稿),向各相关乡镇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征求意见,截至5月10日,全部完成对各单位所反馈意见的修订。5月11日,利辛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《利辛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小麦)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》(利政办秘〔2024〕16号)。
四、创建目的
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(小麦)标准化生产基地,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,科学指导农业投入品使用,保护生态环境。具体目标包括建立30 万亩种植基地,实现一定的产量和加工能力,新认定加工企业及推出绿色食品小麦系列产品等。
五、建设内容
(一)建立综合协调组织管理体系
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,负责政策制定、任务分配等工作,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,负责具体建设任务落实。基地涉及乡镇成立单元基地领导小组,负责技术落实、质量监督等工作。
(二) 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
制定统一生产操作规程并下发,编制生产者使用手册和田间生产管理记录。编制三级技术管理簿册和农户档案,绘制基地分布图,实行“五统一”生产管理制度。设置基地标识牌,制定技术指导计划和科学耕作制度,研究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。
(三)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
建立公告制度,公布允许、禁用或限用投入品目录。实行市场准入备案和定点供销制度,加强投入品使用监管。加强绿色标志和包装的设计、使用监管。
(四) 建立监督检测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
对产地环境、农产品质量、投入品定期检测,建立追溯系统和准出制度,实现信息网上查询。建设标准化生产、追溯示范点,建立检测通报和奖励制度。
(五)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
推行服务模式,开展联合攻关,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。组建技术研究组,配备技术推广员,制定培训计划,组织农户学习技术。
(六) 建设创建基地试验田
每个乡镇创建单元建设试验田,选择有代表性田块,设置标志牌展示信息,进行示范推广。
(七)实行产业化经营
组织企业和合作社开展产业化经营,支持申报绿色产品,规范经营管理,加强宣传和绿标使用,签订收购合同。
(八) 加强经费保障
财政整合涉农资金优先用于基地建设,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试验田建设。鼓励企业投入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投入。
六、经济效益
我县生产基地创建面积约30万亩,亩产绿色小麦500公斤。生产基地创建成功后,预计小麦价格将提高0.10元/公斤,亩增收150元/亩,生产基地内农民每年直接增加收入4500万元以上。